
晚归图
俊华兄与乐山,是一场命中注定的邂逅。自出生起,乐山那尊宏伟的大佛便映入他的眼帘,成为他童年乃至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悠悠岁月里,他常悠游于这片山水之间,大佛的庄严肃穆、山水的灵动秀丽,如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,悄然塑造了他静谧幽静的个性,也为他的艺术创作埋下了最初的种子。

半边街

老宅

老巷

老街
巴山蜀水,以其独特的华滋神秘,孕育了无数艺术灵感,俊华兄也深深沉醉其中,将其视为艺术追求的源泉。他的作品宛如一面镜子,映射出他内心深处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眷恋,始终保持着一种情怀,虔诚的去描绘这块神秘的土地,故而,他的作品呈现出安静雅逸的意境,浑厚华滋却又静谧安然。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,并非凭空而来,而是深深扎根于传统的土壤之中。

天际旋律

耕归

山乡情怀

山里人家

梦境山泉

山居图
俊华兄对传统艺术有着深刻的理解与尊重,但他绝非传统的盲目追随者。在他看来,艺术创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古人的照搬照抄,而应在传承中寻求创新与突破。他尤为推崇古人 “行万里路” 的理念,但更强调要带着自身的感受去体悟自然山川。在他心中,自然万物皆有灵,只有亲身融入其中,用心去感受每一处山川的脉搏、每一缕清风的轻抚、每一抹云霞的变幻,才能真正捕捉到自然的神韵。这种独特的艺术理念,在他的写生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。他的写生之旅,简单而纯粹,只带着一个速写本,便踏上了探索山川的征程。他不停地在山川间行走,脚步匆匆,却又时刻保持着对周围环境的敏锐感知。每当看到精彩之处,他便会毫不犹豫地停下来,用手中的画笔迅速勾勒下那一瞬间的感动。

江边渔家

赶场回家

思乡景

老码头

古镇暮色
他的写生,并非追求对自然山川客观形貌的精准复制,而是致力于捕捉其灵魂。在他的笔下,山川不再仅仅是一堆冰冷的石头和树木,而是充满了生命力与情感的鲜活存在。他或许只是寥寥几笔,便勾勒出一座山峰的巍峨气势;或许只是轻描淡写,便展现出一片湖水的宁静温柔。那些看似简单的线条和色彩,却蕴含着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。他用自己的方式,赋予了自然山川新的生命与意义,让观者在欣赏他的作品时,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表象的震撼与共鸣。

家住场头

天光云影

山区农舍

云锦天章

蜀道行

暮色耕归
俊华兄的作品,是他与自然对话的结晶,是他灵魂深处的情感倾诉。他通过画笔,将巴山蜀水的华滋神秘、将自然山川的灵魂,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。在他的艺术世界里,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,自然与心灵完美契合。他的创作理念与实践,不仅为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,更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:艺术源于生活,源于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;只有深入生活、感悟自然,才能创作出具有灵魂的作品。 我们期待着俊华兄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,继续保持这份对自然的热爱与执着,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,引领我们在艺术的海洋中不断探索、前行。
李宽于京华积木堂
2025.3.19

艾俊华,1964年生于四川乐山,现居北京,曾先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,中央美术学院导师贾又福先生。现为中国美协四川会员,中国书画研究院院士,中国田园画会副会长,中国历史博物馆特聘画师,乐山嘉州画院画师。
评论2